教&研|语文组:参加临淄一中齐陵一中齐陵二中共同体交流活动
4月11日,临淄一中、齐陵一中、齐陵二中在我校举办共同体交流活动,临淄一中闫采薇老师和我校杨琳老师进行了《台阶》的同课异构教学。今天带大家首先来到杨老师的课堂,去感受新基础教育理念下,青年教师课堂的新变化。
说课:
杨琳:我在进行《台阶》的教学设计时,从台阶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切入,落脚于解读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备课时,设计了第一个活动:为课文配插图,了解内容,初识人物,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第二个活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抓两个主要问题“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让学生抓住词句品味“父亲”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吃苦耐劳,追逐梦想的农民形象,从而体会到生命的传承与使命的交接。这样,不仅让学生领悟到小说人物的多面性与立体性,而且也初步掌握了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入手,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多元解读主题的方法。
评课:
席素清:《台阶》叙述的是一位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享受着亲人的百般呵护,他们能否理解文中父亲为一幢高台阶的新屋而耗尽了一生?他们又能否理解新屋造好后,父亲为什么却变得“烦躁”了,变得“自闭”了,变成了一幅“若有所失”的模样,觉得“不对劲”了?所以,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的写法应是本文的难点。这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走进父亲的心灵世界,思考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所以,杨琳老师为本课设计了两个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究父亲形象的典型意义。杨琳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很强,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她也很清楚地认识到通过本文的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杨老师很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分析。在分析父亲人物形象的时候,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了父亲前后的变化,父亲的头发、父亲的吸烟、父亲的扁担,微言见大义,真正让学生走入了文本的语言,对父亲的形象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学生收获大。是一节目标明确的好语文课。
崔鑫:杨老师所教授的《台阶》一课,抓住文本特征,分析人物形象,将父亲这一典型的农民形象分析得很深刻。在导入和拓展部分,杨老师适时补充相关材料,体现出其对文本的深度挖掘,让学生眼中的父亲形象更加圆满。抓住“尴尬的父亲”以及父亲不接受我帮忙“挑水”等方面的描写,让学生贴近文本,深入细致思考,当遇到问题时,杨老师抓住切入点,循循善诱,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颇丰。
张强:我们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已知、可知、能知。我们是要教什么,什么内容,一个是聚焦,一个是为什么聚焦,这些都来源于学生。在杨琳老师的教学中,课堂活动立足于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比较浅,因此杨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助推了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无疑,我们在教的过程当中要重心下移,教的东西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杨琳老师比较注重《台阶》中的父亲的形象解读,对台阶与地位的微妙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学生也能联系自己的父亲有所感悟。
刘媛:上好一堂语文课,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文学语言功底,以及保持对语文不懈的艺术追求。在这节课上,一篇熟悉又陌生的选读课文《台阶》,让我们感受到了杨老师在新基础教育学习中的成长和蜕变。课堂上,杨老师把时间和课堂充分还给学生,无论是为文章配插图的导入还是对经典人物的细读,既关注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注重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学,学生在文本的批注式阅读中认识了父亲,领会到了父亲的尴尬。而材料补充部分,在李森祥的资料补充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传承,升华了文章主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进行了德育渗透教学,效果突出。
徐奎英:杨琳老师的《台阶》对文本的解读非常的详细,从整体到局部,点面结合,尤其是对“尴尬、仿佛、粗暴”等词语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助于对父亲这一形象的深刻认识;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收放自如,从认识父亲、读懂父亲、细品父亲到最后给“怎么了 父亲”加标点符号,成功的将文章主题收回;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对父辈的认识与理解,既理解了文中父亲的形象又在内心深处理解了自己的父亲,对学生情感教育于无声之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