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工作经验获省级推广
10月1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18年山东省暨潍坊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暨“山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及社区教育研讨会”在潍坊市寿光市正式启动。会上,临淄区以《助老夕阳乐,共享晚霞美》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全区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
近年来,临淄区高度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了社区教育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目前,临淄区已建成国家社区教育示范镇4个、国家级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1个,拥有山东终身学习品牌1个,山东百姓学习之星3人,是首批全国数字化先行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近年来,临淄区将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老年教育品牌“助老夕阳乐”为引领,推进服务老龄、健康老龄、幸福老龄,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老年教育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临淄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区政府分管区长任主任,37个部门、镇(街道)为成员单位,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镇(街道)组织实施,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多方共同参与推进老年教育的良好格局。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区、镇(街道)两级财政每年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拨付教育经费,投入300余万元支持区两所老年大学。
二是构建三级网络体系,实现老年教育“全覆盖”。成立临淄区社区教育学院,12个镇(街道)、481个村(居)整建制建设12处社区教育中心和440所社区学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在三级网络体系引领下,临淄区高标准建设两处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等活动平台,建成日间照料中心44处和农村幸福院54处,逐步形成了以老年大学为主体、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社区学校为阵地、远程网络教育为补充的老年教育体系。以稷下街道淄江社区、金岭回族镇为代表的日间照料中心,集养、医、体、文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三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打造“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城区老年大学组建书画、摄影、太极拳、健身舞、音乐等30余支180余人的教师队伍。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吸纳各行业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五老”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作为兼职教师,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人数达2076人。同时,聘请专家开展老年教师队伍专题培训,建立临淄区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养老护理人员实现100%持证上岗,全面提升了老年教育服务水平。开展“互联网+”老年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学院录播系统、党员远程教育、远程学历教育、农广校等教育平台,建立起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依托临淄区社区教育网和社区教育微信,搭建老年数字化教育学习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导学服务、个性化学习等支持。整合文体教育资源。面向全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开放了四大中心、五类基地、六种场馆和中小学运动场地,实现了社区教育阵地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是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文明风采。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建设15处“新时代老干部传习所”,每处传习所容纳人数不低于50人,每月宣讲2次,打造老干部“学习、传习、实习”的精神家园。退休干部张方兴同志倡立红夕阳讲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发展成果、齐文化精神以及身边好人好事,倡树文明新风。目前,宣讲团近百名成员已在40多个社区,举办活动数百场,参与群众达到数万人次。志愿服务,彰显风采。依托“夕照齐辉”老干部志愿者协会和红夕阳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爷爷校车护卫队”、“老少共读”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群众献爱心、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全区注册爱心互助组288个、专业服务组52个、志愿者近3000人,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72场(次),参与志愿者4500余人次。闻韶小学与齐鲁石化关工委稷下工作站联合,开展“让队旗在社区高高飘扬”活动10多年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的和谐发展。文体活动,活跃生活。建设10处老年大学分校,开发老年大学课程30多种,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我的入党故事”等系列活动,编写《我的难忘故事》、《我的幸福生活》、《我眼中的美丽临淄》等系列丛书,活跃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组建区老年太极拳学会、区老干部书画学会、区门球协会等老年文体社团组织,全区70%以上的离退休干部参与。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每月举行健步走、门球、广场舞等趣味比赛,吸引10000余名老年人参与。红夕阳艺术团,由1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每年为居民群众演出数十场,将爱心和快乐带到广场、送到村居。(蔡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