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观临淄东周殉马坑 改扩建效果图出炉!
探访临淄齐国故城,东周墓殉马馆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去处,该馆位于故城东北部,始建于1982年,是一座仿古建筑,馆内展出了106匹殉马。
八月下旬,小编探访临淄东周殉马坑,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及施工方了解,东周墓殉马坑自发掘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公开展出的殉马有100多匹。由于建成时间较长,设施比较陈旧简陋,殉马坑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文物保护的需求。
现在,临淄文物部门将殉马坑列为临淄齐国故城考古址公园第一批重点展示项目,对殉马坑进行改扩建,准备把600余匹马通过复制形式全部展示出来。这项工程完工后,东周殉马坑将成为淄博旅游新方向。
(由临淄火车站开往东周殉马坑的K5路,现已改为K253路)
(即将进行挖掘修复的地块)
东周殉马坑其实并非单独存在的,而是齐景公墓葬的一部分。
齐景公所占领的土地,是他的祖先姜子牙所留下的。这位齐景公是第25代世孙,和许多刚刚当上皇帝的君主们一样,他也有着雄才大志。开始的时候,他使用了大量的人才来让国家兴旺,使得国家在经济和农业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是后来的齐景公却并没有这样,反而一味的沉迷于养马和奢侈的生活之中。
(齐景公墓)
殉马坑 呈“门”形排列,三面相连全长215米,宽为五米。坑内殉马由西南端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成两行排列,马头向外,昂首侧卧,作奔跑状,井然有序,气势雄伟壮观,经鉴定,马是被处死后经人工排列而成。现已清理出殉马228匹。按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见。春秋时期,“千乘之国”即为大国,六百匹马可装备一百五十乘,相当或超过一般小诸侯国的实力。
据考证资料显示,坑中的殉马大部分都是6到7 岁的壮年马,是经过人为的处死之后,根据一定的葬式排列分布的。这些分为两行整齐排列的马儿们,一匹匹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就像马上要奔赴战场一般。
文物考古部门考证认为其墓主人为景公杵臼。齐虽为大国,君主死后殉葬如此众多的壮马,也不能不使人惊讶。齐景公,公元前五四七年至前四九0年在位,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之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好治宫室,聚狗马”,《沦语.季氏》也有“齐景公曾有马千驷”的记载。因为爱马,才会殉马。
(改扩建工程)
经专家整定,殉马全是5—7岁的战马,是用麻醉剂或钝器撞击马头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马分两行,内行压在外行尾部,后马腿搭在前马身上,前后叠压、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处于临战前的姿态
临淄东周殉马坑未来将成为齐古都历史文化新目的地,而成就淄博旅游业就更要求景区跳出各自为政独秀自我的怪圈,多元合璧,南北融合,东西贯通。研发线路组合,开展“二日游”“三日游”实现资源、客源共享。景区不再各自为政,而是打一套旅游组合拳,全市旅游景点联手推出精品线路留住客源。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深挖历史文化,抓住源源流长的历史文化植入现代因子,古今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新奇旅游,这样淄博旅游才能上新台阶有新突破。
而在近日,随着第十五届齐文化节的盛大开幕,临淄山王庄兵马俑也首次亮相。
2007年,临淄区华盛园生活区扩建施工时在山王庄村发现一座大型汉代兵马俑坑,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淄区文物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兵马俑坑南北长15.45米,东西宽3.5米,共出土兵马俑及各类器物516件(套)。陶阙、门房、楼房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贵族庄园——前有阙楼、后有三进庭院的大型住宅,气势宏大。按照汉制,俑坑主人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可能是齐国王侯或年俸二千石以上的达官显贵。
据了解,目前我国一共出土了8组兵马俑坑,除了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兵马俑外,陕西汉景帝汉阳陵俑坑、陕西杨家湾周勃和周亚夫父子墓兵马俑坑、江苏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等,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各类陶俑,但这些汉墓俑坑多以反映战争画面为主,像山王庄兵马俑坑这样以反映出行和生活为主的俑坑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