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临淄信息港 > 热点资讯 > 生活百科 >  癌症会遗传吗?是的!总体遗传性为33%,而至少22种癌症被认为具有高度遗传性,会

癌症会遗传吗?是的!总体遗传性为33%,而至少22种癌症被认为具有高度遗传性,会

发表时间:2025-04-25 17:02:19  来源:临淄信息港  浏览:次   【】【】【
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早已不再陌生。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亲友或熟人曾与癌症抗争过。当家族中有人确诊癌症时,我们难免会担忧:癌症会遗传吗?我会不会也得癌症?

图片

图片

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早已不再陌生。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亲友或熟人曾与癌症抗争过。当家族中有人确诊癌症时,我们难免会担忧:癌症会遗传吗?我会不会也得癌症?2016年,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大规模癌症遗传研究,揭示了癌症遗传的概率:总体遗传性为33%,而至少22种癌症被认为具有高度遗传性,会在家族中世代相传。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癌症遗传的真相,解答你的疑惑。

图片

一、癌症遗传的概率有多大?


图片

图片

哈佛大学团队分析了来自瑞典和丹麦的超过20万对双胞胎数据,试图量化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癌症的总体遗传性为33%,也就是说,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风险与基因有关,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更多与环境、生活方式等非遗传因素挂钩。

但这个33%并不是“一刀切”的概率。研究进一步指出,不同癌症的遗传倾向差异巨大。比如:

1.前列腺癌:遗传性高达58%,是所有癌症中遗传倾向最强的。

2.乳腺癌:遗传性约31%,尤其是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风险更高。

3.结直肠癌:遗传性约35%,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遗传综合征密切相关。

4.肺癌:遗传性仅约18%,更多与吸烟等环境因素有关。

此外,研究识别出22种癌症属于“高度遗传性”,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这些癌症在家族中传递的概率远高于平均水平。如果你有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过这些癌症,你的患病风险可能会显著增加。

图片

二、遗传性癌症是怎么回事?


图片

图片

要理解癌症遗传,我们得先搞清楚“遗传性癌症”和“家族性癌症”的区别。

遗传性癌症

这是由特定基因突变直接引起的癌症,通常与单一基因(如BRCA1、BRCA2、APC等)的缺陷有关。这些突变可以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携带者一生中患癌风险极高。例如,BRCA1突变者罹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60%-80%,远超普通人群的12%。遗传性癌症占所有癌症的比例较小,仅约5%-10%。

家族性癌症

这类癌症没有明确的单一基因突变,但家族成员中癌症发病率高于平均水平,可能由多个低风险基因叠加,或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比如,一个家族都爱吃高脂肪食物,又有肥胖倾向,可能更容易出现结直肠癌。

哈佛研究的33%遗传性,涵盖了这两类情况,但它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遗传癌症,而是说基因在癌症风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片

三、哪些癌症更容易遗传?


图片

图片

让我们具体看看那种“高度遗传性”癌症中的几个代表:

1.乳腺癌与卵巢癌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罪魁祸首。如果母亲或姐妹携带这些突变,你有50%的概率继承,患癌风险随之飙升。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母亲患乳腺癌且自己检测出BRCA1突变,选择了预防性乳腺切除。

2.结直肠癌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是两大遗传性病因。FAP患者几乎100%会在40岁前发展成结直肠癌,而林奇综合征患者一生患癌风险高达70%。

3.前列腺癌

如果父亲或兄弟患过前列腺癌,你的患病风险会增加2-3倍。若家族中有多人患病,风险更高,提示可能存在遗传倾向。

4.胰腺癌

虽然总体遗传性不高,但若家族中有胰腺癌史,尤其是多代发病,可能与BRCA2或PALB2基因突变有关。

这些癌症的共同特点是:家族聚集性明显,且往往发病年龄更早。如果你家族中有类似情况,及早筛查尤为重要。

图片

四、遗传风险不等于必然发病


图片

图片

看到33%这个数字,很多人可能会慌了:我有家族史,岂不是逃不掉?其实不然。遗传只是风险的一部分,发病还需要其他“开关”被触发。比如:

1.环境因素:吸烟、饮食、污染等都可能激活潜在的遗传风险。

2.生活方式:肥胖、缺乏运动、长期压力会加剧癌症发生。

3.随机突变:即使没有家族史,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也可能随机出错,导致癌症。

举个例子,BRCA1突变者并非100%会得乳腺癌,生活方式干预(如健康饮食、定期检查)能显著降低风险。33%的遗传性只是告诉你基因的“底牌”,最终结果还取决于你怎么“出牌”。

图片

五、如何评估自己的风险?


图片

图片

如果你担心癌症遗传,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1.梳理家族史

记录直系亲属和二代亲属(祖父母、姑姑等)的癌症病史,包括癌症类型、发病年龄和数量。家族中多人、多代患同一种癌症,或发病年龄小于50岁,都是高风险信号。

2.基因检测

如果家族史可疑,可以咨询遗传咨询师,进行针对性基因检测。常见检测包括BRCA1/2、APC等基因,费用从几千到上万不等,结果需专业解读。

3.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应提前开始癌症筛查。比如,乳腺癌高风险者可从30岁起每年做乳腺MRI,结直肠癌高风险者可从40岁起做肠镜。

4.预防胜于治疗

即使有遗传倾向,也不必过度焦虑。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大幅抵消遗传风险:

1.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少吃加工肉和红肉。

2.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3.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癌症的“催化剂”,越早戒越好。

4.体重管理:肥胖与13种癌症相关,保持正常BMI至关重要。

此外,疫苗(如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和药物(如他莫昔芬降低乳腺癌风险)也在某些情况下被证明有效。

图片

六、写在最后


图片

哈佛研究的33%遗传性告诉我们,癌症的确有家族倾向,但它不是宿命,而是风险提示。那22种高度遗传性癌症尤其值得关注,但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了解家族史、科学筛查、健康生活。癌症的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的复杂博弈,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掌握主动权。你家有癌症史吗?你会考虑基因检测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一起为健康加码!

编辑:临淄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