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目前很多人CT检查出肺结节,有些不以为然,有些特别焦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肺结节就像脸上的'痘痘',90%以上是良性的。我们有个'三看'原则:
• 看大小>8mm要警惕
• 看形状(毛刺/分叶更危险)
• 看变化(定期CT对比) 。
我们需要重视肺结节,部分患者做完胸部CT体检发现肺结节后不以为然,等到发展成肺癌时后悔不已,当然亦有部分患者对于肺结节表现过于紧张和焦虑。肺结节和肺癌不能划等号,大家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拿到胸部CT报告需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必要时完善进一步检查评估结节性质,制定随访周期以及后续治疗。
关于肺癌的治疗,早期治疗的手段有哪些?也有很多晚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也获得很长的生存,有哪些治疗模式?
既往常用的治疗方式就是放疗、化疗,目前比较火的就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不同的分期和病情,选择的方式不同,需要按照患者病情,制定适合自己的精准化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患者实现治愈的重要且关键的一步。此时,肿瘤往往局限在肺部,尚未发生广泛转移。通过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能够有效清除病灶,阻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基于每位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最终能否治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手术后可进行放疗,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无法手术的早期肿瘤,为达到治愈为目的,对于适合进行这种放疗的人群,可得到类似于手术的治疗结果。
化学治疗:在肺癌手术后,可进行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化疗的目的是攻击任何已逃逸却未被医学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微小转移肿瘤细胞。
消融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射频消融治疗是通过射频、物理方法以热作用杀伤肿瘤;微波消融是通过微波热作用杀伤肿瘤。消融治疗属于局部治疗,适应于病变较局限的肿瘤。肺癌患者可以做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治疗要注意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目前比较火的靶向和免疫治疗,我们如何理解?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就是利用药物“精准”作用于癌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无差别伤害。使用靶向药物前,必须先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癌细胞的突变类型,找到精准作用的靶点,只有相应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才能成为靶向治疗的适用对象。
肿瘤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虽然免疫治疗在治疗癌症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但它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目前免疫治疗在各个瘤种展现出好的疗效。
目前多数靶向药已进医保,像吉非替尼每月自付约120元。对吸烟的鳞癌患者有效率<5% ,这时候免疫治疗可能更优,关键是要'量体裁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多学科会诊。"
简单的说,就是精准打击肿瘤,化疗像"除草剂"(好坏细胞一起受影响)靶向治疗像"智能导弹"(需基因检测找靶点)免疫治疗是"解除刹车系统"(PD-1抑制剂原理) 。
面对肺癌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记住:预防肺癌——戒烟胜于吃补品;治疗肺癌——精准胜过砸重金。因此,健康人,科学预防为根本,如果真的患有肺癌,也不用害怕,治病信心必须要有。我在门诊常对患者说: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此,必须要建立足够的信心,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首先要普及知识,提升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开展肺癌防治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肺癌的风险因素、早期症状及防治策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戒烟控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倡导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肺癌发生风险。
推广早期筛查:鼓励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尤其利用低剂量螺旋CT等先进手段,实现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推动规范诊疗:加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肺癌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精准的诊疗服务,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总之,对每个人来说,早查早筛、远离危险因素才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抓手”。让我们一起行动,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癌症筛查,降低自身癌症风险,远离癌症,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