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临淄信息港 > 热点资讯 > 社会热点 >  李清照:每当我们仰望星空,她的光芒依旧灿烂(二)

李清照:每当我们仰望星空,她的光芒依旧灿烂(二)

发表时间:2019-04-13 22:16:07  来源:临淄信息港  浏览:次   【】【】【
夫妻二人不仅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更是志趣相投,有相同的爱好--金石字画收藏。这项爱好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纯烧钱的买卖,二人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吃穿不愁,但是当时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二人没有固定的收入,也不能全靠老子。


3.新婚燕尔

赵、李二人新婚后,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有说不尽的柔情蜜意。

二人晨起洗漱完毕,听见卖花人走街串巷卖花的叫卖声,李清照着丫鬟买下一支含苞欲放的鲜花,仿佛把蓬勃的春意带回了家里。

新媳妇故意拿着花问新郎,花漂亮呢还是我漂亮呢?把花斜插到发髻上,定要新郎说说花美还是人美。

文学源自生活,于是沉浸在幸福婚姻生活中的李清照便有了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夫妻二人不仅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更是志趣相投,有相同的爱好--金石字画收藏。这项爱好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纯烧钱的买卖,二人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吃穿不愁,但是当时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二人没有固定的收入,也不能全靠老子。

有时候他们几乎把所有的钱全花到收藏上,甚至把吃饭穿衣的钱省下来买古玩。

那时赵明诚只有初一十五才能回家休息沐浴,一次身上没钱了,回家经过相国寺时把衣服当了500钱去买了碑文瓜果回家,二人一起边吃边把玩。

还有一次相中了五代徐熙的《牡丹图》,卖家要价二十万钱,二人把画留了一夜,想尽办法也凑不齐钱,只好订金退掉作罢,夫妇二人遗憾了好久。

徐熙《牡丹图》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续》中对此作了回忆记载,当时其与夫君明诚已是阴阳两隔,历经家破国忘的她躲在杭州一隅静静整理二人一生的研究成果,亡夫明诚的书稿《金石录》。半生往事,纷至沓来,写下了这篇后续。李清照作品存世不多,但这篇后续完整的保存下来,是的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她的生活往事。

予以建中辛巳归赵氏,时丞相作吏部侍郎,家素贫俭,德甫在太学,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市碑文果实归。后从宦,便有穷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买名人书画、古奇器。有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留宿,计无所得,卷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新婚不久,夫妻恩爱,生活甜美,志趣相投,正式意气风发之时。李清照不仅有“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的惜花,更爱花的风骨。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写花,更是自喻,这是何等的骄傲与得意,遍天下女子中,谁有我一样的才华。

就这样二人沉浸在甜蜜的夫妻生活和共同的爱好中,生活多姿多彩,幸福美好。但谁也未曾料到,新帝赵佶登基不久,官场上就展开一场波及二人的大海啸。


4.祸起朋党

宋徽宗赵佶即位时,大宋帝国走过百年已是满目疮痍。众所周知的宋朝三大弊病-“冗兵冗官冗费”。

赵氏黄袍加身,怕别人再来一次,所以文官知兵,且为了防止农民起义,闹灾荒出现的青壮年灾民一律召成兵,官家拨款供应吃喝,不闹事就好,一百年下来,兵员数量高达几百万,但就是不能打仗。赵匡胤当时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赵家一家之天下,所以读书人待遇很好,官员数量众多,不仅有各种办实事的差遣,还有许多”官“和 ”职“。供养天下读书人和这么多兵马花费太多。

再加上黄河连年决口、蝗灾,还得向他国供应“岁币”,只好“变法”、加税,天下已是民怨沸腾。

赵佶甫一登位,太后垂帘听政,但此太后对权力不感兴趣,不久还政于皇帝。大抵没有天生的昏君,每位皇帝心中都是有所报复的,赵佶亲政不久就大刀阔斧政治改革,伴随着的就是人事变动和党政。

崇宁元年,李清照婚后第二年,党政开始愈演愈烈,奸臣蔡京执政,打压元祐旧党,李格非受到波及,李家灾难从此开始。

随着新党得势,李格非的老师-苏轼病逝,朝中旧党几乎连根拔起,李格非也受到牵连,将被贬外地。此时公公赵挺之官居丞相,权倾朝野,李清照父母希望赵挺之能够帮忙说话,但二人分属不同党派,赵挺之不好说话,李清照也没法直接开口。

于是李清照选了一条委婉的方式来向公公表达希望帮父亲开拓的意思,那就是写诗。她写的是黄庭坚的《忆邢惇夫》,手书一封,最终传到赵挺之手中,至于如何传过去已无可考。

但这首诗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公公还是坚决的站在了父亲的对立面,最终李格非失势被贬,而赵挺之升为尚书左承。这让一位十九岁的少妇无法接受,也使得她和赵挺之的关系恶化下去。

党争愈演愈烈,最终波及到李格非的子女,也就是李清照自己。最终宰相自己的儿媳妇也没有保住,李清照被迫回到济南老家,赵挺之也降职。

伉俪情深,分居两地,唯有诗词寄相思。明媚青春的少妇已化为含泪欲泣的相思痴女子。于是便有了这首情动千古的《一剪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中的红藕正是少女时“惊起一滩鸥鹭”的莲子湖。但故地重游,早已不在的是那青春年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和家人的遭遇,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早已没有“兴尽回舟”、“不知归路”,也没有调皮的“争渡争渡”,只有“心头”的相思闲愁“无可消除”。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重阳节,李清照身处故乡,却是远离家人的异乡人,何以遥寄相思,唯有将之凝聚成句。相思多深,此词就有多么绚烂。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此词随信寄到汴京,赵明诚阅后再一次被妻子才华所折服。但敬佩之余升起一丝不服气,于是把自己关到屋子里三昼夜,冥思苦想得词五十首。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阴》夹杂到这五十首词里面,兴冲冲地去找好朋友陆德夫欣赏。陆德夫反复斟酌,摇了摇头说:只有三句很好。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出自伊世珍的《琅嬛记》)

崇宁五年,李格非再次回京,赵明诚时任鸿胪少卿,赵挺之官复原职,二十三岁的李清照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重回汴京与爱人相聚。

本来满是憧憬的相聚,却发现这几年丈夫已在家中养了小妾。这在当时原也稀松平常,社会风气如此,分离几年期间,年轻的权贵子弟赵明诚有外遇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李清照是多么骄傲的女子,她没有撒泼打滚,也没有作小儿女状寄词诉苦,她的心苦委婉地落在笔间,唯有细读,方能体味。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如此过了一年,蔡京回朝拜相,之前与之公然翻脸赵挺之被打压罢相贬官。可能受不了如此打击,贬官数天后病逝。大树倾倒,这还只是开始,赵明诚三兄弟随即遭到报复,赵家亲属多人被收监。

但毕竟赵挺之刚从相位下来,赵佶来到赵家吊唁,问赵挺之夫人郭氏有什么需要,郭夫人提了三件事,其中两件当场答应,但具体是什么已不可考证,第三件是给赵挺之谥号带一“正”字,此事赵佶以以后再说推拖过去(原话为”待理会“)。

最终赵氏族亲在狱中审查数月才因查无实据释放。赵明诚哥仨也都被贬官出京。

大观元年,二十四岁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老家。

青州,一处文化热土,在这里她和赵明诚共同撰写了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金石录》,并独自完成了《词论》,第一次将词和诗分开,认为词“别是一家”。被贬的赵明诚和李清照也度过了感情的“七年之痒”,在青州共谱他们的爱情佳话。

5.归来堂里的易安居士

在山东青州城西有一座风景优美的公园,占地300余亩,毗邻南阳河和青州市博物馆,名叫范公亭公园,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青州李清照纪念祠就坐落在范公亭公园中,于1989年开馆迎宾,为一独立的小院,主厅三间,曰“归来堂”,东屋三间曰“易安居”,另有“人杰亭”、“金石斋”以及“词廊”。

李清照从24到45岁在青州这片土地上生活了17年,期间三年跟随丈夫在莱州和临淄度过。

李清照屏居青州期间,书房叫做“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这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及其中的一句“依南窗而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说的是,被贬回老家过着和陶渊明一样悠闲的日子,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能两人长相厮守,没有杂事分心,全心投入到二人喜爱的金石收藏事业上。虽然房间小得只能容纳膝盖,物质生活很艰苦,但是精神生活十分满足。

两人饭后煮一壶新茶,拿过一本书,猜某个典故来自其中哪本书哪个章节,赢的人可以喝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一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金石录>后传》)

夫妇二人在此期间基本上完成了《金石录》这一学术著作,为后世金石学研究开创了先河。

李清照还自己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批评词的《词论》,文中大胆评判词人词作,甚至当朝的欧阳修、苏轼等人。将诗和词作了区分,认为词“别是一家”,文中显示出了李清照对词的成熟的独有看法,已是“一代词人”,当时李清照刚刚27岁。

期间二人专心收藏,各类书画古籍、碑石拓片整整装满了15间房子,可惜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没有被保存下来,毁于战火,捐献朝廷,被邻居偷盗(钟姓绍兴官员盗取,期间牵涉一桩400多年后的背锅侠,容后再秉)。

政和四年,二人已经来到青州七年之久,赵明诚已经从被迫离开官场的郁闷中走出来,李清照也已经三十一岁,这在当时已经不再年轻,且没有子女。

生日那天,李清照找人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送给赵明诚,意思是我老了,你看着办。赵明诚拿到画像,看着这清丽女子,忍不住挥毫题字: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

(O(∩_∩)O哈哈~,字不错,画得倒是天庭饱满,(⊙o⊙)…)

清丽其词四句当真算赵明诚肺腑之言,但是赵明诚想出去游玩的时候就出去,把李清照抛在家中,在青州期间,有记载的就有五次登仰天山,三访灵岩寺,登泰山等等。

屏居青州后几年,赵明诚两位哥哥陆续起复,婆婆跟去汴京,后赵明诚知莱州,二人没有子女,只留李清照在青州,他们感情也出现了问题。

点绛唇·寂寞深闺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痴情盼着夫君归来的李清照,哪里知道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到来。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别打我)。


责任编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