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临淄信息港 > 热点资讯 > 社会热点 >  临淄信息|我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临淄信息|我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发表时间:2018-12-06 20:32:27  来源:临淄信息港  浏览:次   【】【】【
今年以来,我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策略,全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两项制度融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成效凸显,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建设的扶贫改革试验基地作为全国改革现场会观摩点之一接受了观摩点评。

今年以来,我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策略,全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两项制度融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成效凸显,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建设的扶贫改革试验基地作为全国改革现场会观摩点之一接受了观摩点评。


01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精准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兜底补齐贫困户收入短板。在已实施7个光伏扶贫项目和1个区级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区财政继续列支1000万元规划实施区级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个。7个光伏扶贫项目带动收益贫困人口450余户。2个区级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年收益140万元全部用于扶贫,收益贫困户覆盖10个镇街道1576户、2676人,切实补齐了贫困户收入短板。


二是全覆盖实施贫困户“双保险”,从源头上阻断因病致贫。我区创新工作机制,2018年在统筹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基础上,投入300余万元为全区271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缴纳了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特惠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经过各项保障后,个人负担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低于政策范围内医疗总费用的10%,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全面防范致贫、返贫风险。积极开展“第一村医”派驻工作,三批派驻33名“第一村医”,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了临淄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是打好教育住房保障硬仗,织密扶贫保障网。投入16.5万元精准实施“雨露计划”,对4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补助3000元/人,对城乡统筹一体化扶贫识别认定的贫困学生补助1000元/人,确保贫困人口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完成148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2

深化扶贫改革建设,

实现扶贫济困一体化。


一是推动扶贫、低保两项制度深度融合,融出有效脱困“新动能”。在皇城镇开展的“两项制度融合”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成效显著,有效避免了多头帮扶“吃偏食”情况,大幅缩减了认定审批流程和行政成本。基层负担降低40%以上,困难群众人均收益提高1000余元。建成的皇城镇扶贫改革试验基地作为全国改革现场会观摩点之一接受了观摩点评,“互联网+后扶贫时代改革”典型经验备受好评。


二是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扶贫,构建城乡一体化扶贫济困新体系。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体系,推行“共同体+联盟”办学模式,组建14个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全面完善了教育支持政策,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教育收费加大补助力度,保障贫困孩子不辍学、不掉队;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体系,依托城乡医疗联合体建设,贫困群众村内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卫生院就诊住院,都能享受到区级医疗水平服务,健康扶贫实效大大增强。“后扶贫时代”城乡扶贫一体化改革“临淄模式”初具模型。


三是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稳定持久脱贫解困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特殊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全覆盖实施了1500余户贫困户“八有八达标”扶贫标准化建设任务,贫困户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广互助式“扶贫+养老+助残”项目,为符合上岗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就近就业的护理工作岗位300余个,实现了贫困户就业“互助”。


四是建设帮扶脱困“云平台”,互联网+保障“脱真贫、真脱贫”。将互联网作为扶贫改革牵引器,规划建设了扶贫改革云平台系统,综合教育、住建、民政等帮扶资源,搭建起“三层四库一端”整体框架,“三层”是指公众层、管理层、监督层,“四库”是指扶贫资金、项目、对象、帮扶力量数据库,“一端”是指党建帮扶APP客户端,实现了信息互通、项目可控、资金显形、工作留影,打造了阳光监管、标本兼治的“互联网+”帮扶新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03

坚持强基固本,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是实施动态调整,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精准度。积极开展2018年度全区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按照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4500元要求,同时重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包括安全饮用水)”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度。


二是加强结对帮扶,因户施策提高扶贫“精准度”。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思路,落实1500余户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帮扶责任人,建立了临淄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微信群,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并充分利用“全国扶贫日”活动契机,组织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提升了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携手奔小康,深化临淄无棣扶贫协作。区财政列支500万元用于两地扶贫协作。投资400万元分别用于废旧轮胎环保处理及智能生产线装备项目、祖代种鸭养殖场项目、万亩芝麻基地及加工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项目和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0万元在乡镇设置扶贫公益岗位,将带动100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扶贫、扶志、扶智得到了有机结合;30万元为无棣县26个贫困村10个卫生室配备医疗设备,大幅提升了无棣县26个贫困村卫生室硬件配置,提高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条件。

4

立足问题导向,

强化问题整改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确保问题限时整改到位。根据省市审计监督、督查考核、暗访评估、回访核查、中央巡视、市委巡察等反馈问题及时开展全面自查,梳理确定整改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并建立台账,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制定并印发了《临淄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将作风建设纳入了督查考核,实施最严格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确保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三是积极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落实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区委主要领导遍访扶贫工作任务较重的村20个,遍访贫困户220余户。382名镇、街道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参加遍访,遍访贫困户1558户,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个。



我区现有贫困人口1536户、2608人,高标准完成了4500元以下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绝对贫困基本解决。但在脱贫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短板:一是贫困人口中老病残三类人员占比近80%,传统开发式扶贫基本失效。低保户、贫困户重合度达82%,存在政策重叠、多头帮扶等问题。收入实现脱贫后,贫困户对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扶志、扶智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全区因残、因病、因缺少劳动力致贫占比96.7%,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者平均每村不足1人。完成脱贫任务主要依赖于政府兜底式保障性扶贫政策,脱贫基础不稳固,一旦脱贫不再享受帮扶政策,容易出现返贫现象。


下一步打算


一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继续做好区级资产收益型扶贫项目和镇级光伏扶贫项目,补齐贫困户收入短板。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管护机制,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已脱贫的人口,脱贫不脱扶持政策,持续巩固提高,深化扶贫举措,保证脱贫质量,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二是分类帮扶精准施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位。发展城乡医联体建设,继续实施贫困人口“双保险”政策,全面落实患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两免两减半”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和免补政策,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应免尽免、应补尽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落实危房改造,解决贫困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对建档立卡单人危房户、高龄危房户,最大程度实行集中供养。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是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提高扶贫供给“精准度”。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养贫困人口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激发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继续推进互助式“扶贫+养老+助残”项目,以公益岗位推动贫困户就业“互助”。开发多种形式公益岗位、虚拟岗位,推广设立村级扶贫专岗。通过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治安、护路、护林、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稳定持久脱贫解困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特殊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区扶贫办)

责任编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