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最适合去旅游的几个寺庙,人少景美!
旅行,已成为不少国人欢度春节的标配。但如今,绝大部分景点都人满为患,寺庙中也是人声鼎沸,烧香祈福者甚多。喜欢安静的佛系伙伴们该去哪里呢?
梵华君在此将为诸位提供点不错的小建议,这些寺庙人少、景美,关键还很有名气和历史。
法海寺
逢年过年,雍和宫、潭柘寺早已人潮涌动,法海寺仍然一派岁月静好。
法海寺
这座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的艺术宝库,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气质。其中壁画一旦看了,定终生难忘。
寺内最著名的当属隐秘于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壁画,号称“明代壁画之最”,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媲美。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历经570多年,仍光彩夺目。
法海寺水月观音壁画
壁画上无论人物,亦或花鸟、祥云、瑞兽、草木,皆没有一处“废笔”。其实即使在敦煌壁画中,画师也时有疏漏时候,甚至还有半成品。但在法海寺,壁画上每一组线条都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绝无二次描摹补涂。
法海寺壁画细节令人惊叹
法源寺
在丁香盛放的时节,“繁花之寺”法源寺人还挺多的。不过春节期间,还算十分幽静。
北京法源寺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这座地处北京南城闹市的寺庙,总与中国的历史不断擦肩。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说要为隋朝战死的将士们复仇,结果和杨广一样,不克而返,还在路上冻死数千人。路过幽州,李世民大为后悔,设坛祭祀死者,诏令建悯忠寺。不过时隔51年后,直到武则天登基之时,悯忠寺才得以建成,它就是现在的法源寺。到了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节度幽州,发动叛乱,始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改寺名为“顺天寺”,他的部将史思明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净光宝塔,并立石碑歌颂安禄山。叛乱失败后,史思明投降唐朝,磨平石碑重刻,称宝塔是为唐肃宗李亨建造的。目前,这块石碑存于法源寺悯忠阁内,距今约1200年,是寺内最古老的石碑了。
北京法源寺
而寺庙也恢复了“悯忠寺”的名字,直到雍正时期,悯忠寺才又被命名为法源寺。
明清两代,此寺因花事闻名天下。先是海棠,后是丁香,清代的宣南诗社曾来这里赏花。康乾以后的诗人,如林则徐、纪晓岚、龚自珍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诗篇。1924年,诗人徐志摩还陪同泰戈尔来此寺赏丁香。由此,法源寺之丁香更是蜚声海内外。
除了美景,法源寺也因与中国历史的奇异交融,凭添几分厚重与沧桑。
南禅寺
南禅寺之有名,在于其实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大殿建于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比建于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的佛光寺足足早了75年。但是无论春节还是平时,它的游客都不是很多。梵华君此前去过一趟,真的相当偏远啊!
五台山南禅寺
该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东冶镇35公里。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构成一个四全院。
梵华君犹记,红墙绿树,溪水潺潺,以浮云背后的蔚蓝为背幕的南禅寺初见时显得那么简朴安祥,远离车马喧闹,未染红尘烟火。正是这偏远,才令南禅寺躲过唐武宗会昌灭佛的法难和历代兵灾的摧残;正是这偏远,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将这古朴的唐风完好保存;也正是这偏远,才阻挡了四方游客接踵而至的步伐,那深藏于沧桑背后的大殿,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只说予有缘人听。
扎耶巴寺
春节期间,赴西藏旅游的人也不少。当布达拉宫、大昭寺早已迎来人潮人海时,一座历史悠久、险峻壮观的藏传佛教寺庙还静静矗立于群山之间。它就是扎耶巴寺。
位于西藏拉萨的扎耶巴寺
拉萨有句老话,“去了西藏不去扎耶巴寺,如同崭新的藏装没上衣领”。看来去拉萨的话,一定得去趟扎耶巴。此寺傍山而建,沿山坡小路上上下下,一趟游览下来,难免有些气喘吁吁。
扎耶巴寺是宁玛派寺院,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最大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
扎耶巴寺
与四周山体表面只有浅浅一层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叶巴充满了自然之灵气。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绿,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烂漫,百鸟齐鸣。扎叶巴神殿就掩映在山崖之中,别是一幅景色。
草堂寺
逢年过节,西安市民都会去大兴善寺、大慈恩寺等地烧香祈福。梵华君去年国庆黄金周去的大慈恩寺,简直人挤人到崩溃啊。
有人说,人少的寺定是没名气。其实也不一定呢!草堂寺正是如此。春节期间来此寺,相信是个避开人潮、清心静气的不错选择。
西安草堂寺
草堂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的祖庭,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
这座佛教中国化的起点之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多年。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
寺院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十分宜人。寺内松柏参天,意境幽邃,更有长安八景之“草堂烟雾”的圣境。
西安草堂寺
寺内今有鸠摩罗什舍利塔、柳公权手书的宝慧禅师传法碑、唐宣宗年间所刻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等文物古迹。最大的殿堂是“逍遥三藏”殿,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施金泥塑如来佛像,佛像前安放着日本日莲宗奉送的鸠摩罗什坐像。
节假日期间,诸位还去过哪些人少、景美的古寺呢,欢迎留言告诉梵华君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