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临淄信息港 > 热点资讯 > 生活百科 >  小寒前后别忘了防湿邪!吃一豆一米,祛湿还能健脾!

小寒前后别忘了防湿邪!吃一豆一米,祛湿还能健脾!

发表时间:2023-12-22 21:20:07  来源:临淄信息港  浏览:次   【】【】【
从中医角度看,腹泻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秋冬季节,我们的脾胃是一定要呵护好的。这个时候养好脾胃,是给身体打好抗病毒基础。只有脾胃通畅了,才能为身体吸纳更多的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从中医角度看,腹泻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秋冬季节,我们的脾胃是一定要呵护好的。

这个时候养好脾胃,是给身体打好抗病毒基础。只有脾胃通畅了,才能为身体吸纳更多的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冬天想要养好脾胃,就要让脾胃回归到清净的环境,遵守三个原则:少寒、少积、少湿。

少寒:脾胃喜暖恶寒

腹部要保暖,寒气特别容易从肚脐眼的神阙穴侵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受凉。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最好吃热食,喝温水,给身体暖暖的能量。

少积:脾胃喜爱清淡饮食

少吃肥甘厚腻、辛辣煎炸的食物,这些东西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脾胃瘀滞。尤其是如果生病想尽快恢复,饮食清淡、好吸收是必不可少的。

少湿:脾胃最怕湿邪

脾胃如果生了湿气,就像河流被堵住,不能正常运化身体的营养和水液,导致整个人状态低落、胃口不佳,甚至腹胀腹泻。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每个人多多少少有点湿气在身上。平时可以采用简单的饮食祛湿法,来逐渐调理湿气。

冬天呢就比较适合吃一些温和的祛湿食材。像这款赤小豆薏米丸,我最近在吃,也推荐给大家。

图片

这款丸子的主要食材有赤小豆、薏米、茯苓、陈皮、山楂传承古方,结合现代人的体质,性味互补平和,赶走脾胃湿气。

赤小豆与薏米是非常擅长除湿邪的食疗方,《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以消水肿,健脾益胃。

图片

茯苓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所以它利水祛湿而不会伤正气。难能宝贵的是,不论是寒、热、虚、实诸证,茯苓配合其他食材服用,均可发挥其独特功效。

图片

除了赤小豆、薏米、茯苓这三位经典祛湿配方,还新加入了陈皮、山楂

陈皮行气燥湿,帮助祛除掉脾胃里的湿气。就像一个小暖炉,将身体各个湿冷的角落都烤得暖烘烘的。

图片

黄元御的《玉楸药解》中记:“山楂味酸、甘,气平,入足太阴脾。消积破结,行血开瘀。

说明山楂是养脾胃主消化的。它酸感绵密不刺激,可以助人散结与消气滞,慢慢的化解堆积在体内的湿气、浊气。

图片

总体来看,这款赤小豆薏米丸真的是一味很全面,又温和的祛湿食养方

坚持食用赤小豆薏米丸,会发现湿气的症状慢慢减轻,犯懒的情绪少了,胃口也好了起来

丸子的口感绵软酸甜,质地细腻、清爽,适口性很棒,老人、孩子都可以吃得很开心。

编辑:临淄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