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校园 掀起教学方式新变革——临淄三中开展人工智能培训暨现场展示活动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推动教师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课堂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日,临淄三中在录播室召开“临淄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项目-临淄三中教师培训”专题培训会议。
会上,服务运营经理司纪臣首先介绍了项目建设“1+5+N”的总体架构:“1”是指1套底层平台;“5”是指5项提升工程,包括基础环境改造升级工程、教育优质均衡工程、教学提质增效工程、五育融合与核心素养培育工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与示范引领工程;“N”是指N种应用建设:涵盖了智慧课堂、智慧微课、区域联考、大数据精准教学分析、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智慧体育、智慧操场、英语听说、五育评价、网络教研、课后服务多个应用场景。
培训采用“培训—学习—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一师一机,确保培训效果。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系统介绍了“云资源”“电子白板”“数据中心”“课堂活动”“课堂互动”等功能,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精品题库资源、学科教学工具的合理利用,高效开展了“备、导、教、学、练、测、评”的教学活动,实现课前备课资源便捷获取、课中授课师生高效互动、课后辅导按需精准分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培训会上,校长徐金凯指出,新时代激发新作为,希望全体教师以本次教研培训为契机,抓住试点学校这个有利机遇,凝心聚力,提升自我,砥砺奋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业水平。
本次培训,校长徐金凯、校长助理安玉君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亲身实践。老师们用心听、认真记、热烈讨论。对软件的实际操作,加深了教师对软件使用的熟练度,也体会到了数字化教学的乐趣。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会继续运用人工智能教学手段,切实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和创新,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美三中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教务处
一审|张晓昌
二审|吕秋收
三审|王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