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大讲堂——中暑
夏季来临,高温天气多,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暑。 特别是在外高温作业的人群来说一定要懂得中暑的急救方法,这里临淄区中医医院急诊科给大家主要介绍下中暑急救措施和预防。
中暑的分类
1.中暑先兆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2.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3.轻度中暑
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4.重度中暑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中暑后的急救
1、观察患者意识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先观察中暑患者有无意识。重症患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该立即按压其人中穴和合谷穴,帮助中暑患者恢复意识。若出现意识丧失且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拨打“120”。尽快将病人转送至医院诊治。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2、通风降温
如果有人中暑,在意识正常的情况下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使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冷水毛巾敷头部,给病人扇风或用叫凉的水擦浴,边擦边扇,一般中暑的人可逐渐好转。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中暑的患者体内温度较高,水分流失较严重,钠盐含量低。如果中暑患者神志清醒,可以让其饮用清凉饮料、绿豆汤、葡萄糖、淡盐水等。以帮患者降温和补充血气。不能饮水者应设法注射或滴注生理盐水。
4、冷敷法
如果,把中暑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面色潮红,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时,可以考虑用冰块敷头部或冷水擦浴,使其中暑症状立即缓解。
中暑的预防
1、多喝水:
夏季炎热,出汗较多,所以要随时注意补充水分,尤其是外出时候,劳动的时候,更应该多喝水。
2、多吃水果:
夏季胃口不好,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不仅可以解渴,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出门做好防晒:
高温时候,如果必须外出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带上遮阳帽,太阳伞等,避免被晒伤,穿浅一点的衣服,要透气性好的衣服。
4、不要大量吃喝冷饮:
炎夏高温,吃冷饮,喝冰镇,的确感觉很爽,但是在炎夏,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一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引起腹泻,二是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增加了中暑的几率的。
5、出现中暑症状:
如果感觉头晕,恶心,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就要马上终止工作,要找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下,解开衣服,缓解一下。
6、准备中暑药物:
在中暑的高发时候,要随身带一些缓解中暑的药物,比如: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暑了,可以用冰袋冷敷额头进行降温,昏迷的掐人中,还要马上送医院。
本期临淄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大讲堂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在炎炎夏日,给大家送来一丝“清凉”,下期再见。
